句子大全网>语录>经典语录>经典佛语的语录96条

经典佛语的语录96条

时间:2021-05-05 17:42:11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

2021年经典佛语的语录大合集96条

  譬如醉象难可禁制,应以铁钩而调伏之。瞋心醉象,亦复如是,以忍辱钩而制御之,令其调伏,名为安忍波罗蜜多。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》卷六下面是关于佛语的语录96条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1、做个好人需要好身体,好口德,好思想,好行为。做个好人需要无恚、无怖、无爱、无痴。做个好人需要能屈,能伸,敢爱,敢恨。做个好人需要正心诚意,修身齐家,治国平天下。做个好人需要累了不叫累,而叫心甘情愿。空了不叫无聊,而叫悠闲自得。

2、佛曰:当舍于懈怠,远离诸愦闹;寂静常知足,是人当解脱。

3、你的心上有尘,我用力地擦拭。佛说:你错了,尘是擦不掉的。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。佛又说:你又错了,尘非本尘,何来有尘?

4、闭目不见色,内心动虑多,幻识假成用,起名终不过,知色不关心,心亦不关人,随行有相转,鸟去空中真。

5、拥有独立的思想才会拥有独立的人格,对道德的景仰、对天 地的敬畏、对众生的悲悯、是独立思想的源泉。

6、从生命的原点出发,最终又回归生命的原点。智者从来就没 有离开过这个原点,因为他们洞悉人生的意义,懂得生命的大美。我 们这些常人,很少关注这个生命的原点,却总在寻找生命的意义,从 而忙忙碌碌地消磨了自己的一生。当我们被动地回归原点才豁然开 朗,生命的意义原来就在自己出发的地方。

7、信己无私,信人人有爱。

8、若不遇真师匠,唯应读诵大乘,深求至理,不依文解义,不离经穿凿,法法会归自己,处处体认心性,自于真宗,渐堪趋人。(明)澫益《灵峰宗论》卷二之一

9、念佛法门,自力佛力二皆具足,故得已断惑业者,速证法身;具足惑业者,带业往生。其法极其平常,虽愚夫愚妇,亦能得其利益;而复极其玄妙,纵等觉菩萨,不能出其范围。故无一人不堪修,亦无一人不能修。……末法众生福薄慧浅,障厚业深,不修此法,欲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,则万难万难。《印光法师文钞·菁华录》

10、学佛的真正意义在于时刻观察自己的缺点,修行的真正意义在于时刻修正自己的不足。学了众多佛教理论知识,却没有发现自己的缺点,那我们学佛的目的何在?修了多年的参禅持咒,却没有修正自己的不足,那我们修行的意义在哪里?

11、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钱,但有钱的人也不一定都快乐。很多人为获取金钱付出了一生的努力,到头来却发现金钱换不来多一分一秒的时间。

12、静谧的夜晚,精灵们在看不见的天幕飞翔,我睡意全无地等待, 梦的君临。我知道你就在那些精灵之中,翅膀缀满我的魂魄,你隐秘的 心思仿佛震颤的琴弦。我情感的羽翼早已生锈,飞不动了,你却仍然要 带我飞!飞向黎明,飞向山里的柴扉,飞向另一个早晨,另一缕霞光。

13、一个人,只有放空自己,才能让生命的缝隙透进阳光。正如把手机电池里的余电都用掉,是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,也是为了更好地充电一样,我们放空自己,也是为了让自己得到更长久的幸福感,得到更多的充实感。若能心平气和地驾驭自己的情绪,就可以远离焦虑,胸襟也会变得开阔起来,这时你会豁然发现,每一个让自己头疼的问题其实都已经有了答案。

14、向外驰求,不知返照回光,如是学佛,殊难得其实益。《印光法师文钞—复马契西书三》

15、如来虽为一切众生演说诸法,实无所说。何以故?有所说者名有为法,如来世尊非是有为,是故无说。《大般涅槃经》卷二十,婴儿行品

16、性无有异,用则不同。在迷为识,在悟为智。顺理为悟,顺事为迷。迷则迷自本心,悟则悟自本心。一悟永悟,不复更迷。一《马祖》

17、近来每次下乡看到农民依然那么辛苦,田间的路依然那么窄小,仍然存在原始的劳作方式,我就在想:修一公里高铁的钱,如果用在一个乡镇的农田基本建设上会是什么状况?

18、要勇敢面对现实,遇到困难要欢喜承担,把握人生做好事,聚合大力量为众生服务。

19、苦难是一堂宝贵的人生课程。

20、习性不是"真性"。真性必须从人的习性中去体会、修为、契合,谓之"神会",即是由精神体会而领悟出来的真理。

21、人是「有情」的众生,但是有的人情感太热了,只有五分钟热度,不能维持长久;有的人情感太多了,多得让人受不了。所以有时候淡泊一点的情感,持之以久,甚至愈久愈香。淡泊的情,就是真性情,淡泊的情,就是禅者心。

22、"人生世间,祸福吉凶,相为倚伏。

23、又问:身孰为本?答日:欲贪为本。又问:欲贪孰为本?答日:虚妄分别为本。又问:虚妄分别孰为本?答日:颠倒想为本。又问:颠倒想孰为本?答日:无住为本。又问:无住孰为本?答日:无住则无本。文殊师利,从无住本,立一切法。《维摩经》卷中,观众生品

24、佛说,执著是烦恼的根源:深的执著就是大烦恼,浅的执著就是小烦 恼。因此,我们要学会变通,凡事不要太过于执著,尤其是错误的执著。

25、愿生彼安乐净土者,要发无上菩提心也,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,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,为乐故愿生,亦当不得往生也。

26、如人水所漂,惧溺而渴死,于法不修习,多闻亦如是。如人设美膳,自饿而不食,于法不修习,多闻亦如是。如人善方药,自疾不能救,于法不修习,多闻亦如是。如人数他宝,自无半钱分,于法不修习,多闻亦如是。如聋奏音乐,悦彼不自闻,于法不修习,多闻亦如是。如在四衢道,广说众好事,内自无实德,不行亦如是。

27、金钱只是一种增进幸福的工具,赚得快乐,花得快乐,才能体现金钱的价值;假设赚得痛苦,花得痛苦,到头来还没有一个好名声,被人轻视嘲骂,那又何必对金钱孜孜以求呢?不如恬淡一点,做本分事,赚本分钱,过本分日子,这样反倒能尽享金钱带来的幸福。

28、做了错事,走了弯路之后,会后悔是人之常情,这是自我反省,是自我解剖的前奏曲,正因为有了这种"积极的后悔",我们才会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、更稳。但若一味地埋头后悔,无异于自寻烦恼,这是人生最大的痛苦。

29、爱心最美,爱心的记忆最深。

30、阳光从外往里照,佛光从里往外照。

31、譬如失火家,焚烧于屋宅,宜急出财宝,以置无火处。生老病死火,焚烧于众生,宜急修惠施,赈众于贫穷。世间金宝等,王贼水火侵,死时悉舍离,无有随人者。施逐人不舍,犹如坚牢藏,王贼及水火,无能侵夺者。

32、风过竹林之时,竹叶随风而舞自然簌簌有声;雁过清潭之时,清澈潭水中必倒映雁群身影。但风落、雁过之后呢?《菜根谭》里有一句话:"风来疏竹,风过而竹不留声:雁度寒潭,雁去而潭不留影。"

33、诚正大爱无敌对,信实良知有感恩,慈悲心境宽包容,喜舍无私念纯真。

34、净土法门是易行道,弘扬净土法门也是易行道。老实说,是阿弥陀佛在弘法,我们的任务是:让众生听到这一声阿弥陀佛。若能念出一声来,便为万事大吉,大功告成。至于此后的善根成熟,那是弥陀的事。

35、丈夫运用无碍.不为戒律所制,持犯本自无生,愚人被他禁系。

36、菩萨喜者,名诸善法忆念欢悦,清净妙喜。何以故?于诸善法,无下戚性、无退屈性、无疲倦性故。是喜,名为远离一切乐世间性,何以故?安住一切乐法乐性故。是喜,能令内以欢悦,身力勇锐。……是喜,名为敬尊重喜,何以故?于诸长宿,具修威仪,曲躬恭敬,跪拜荨严故。是喜,名为恒舒颜喜,何以故?心志和泰,远离颦蹙,先言问讯故。《大宝积经》卷四十一,菩萨藏会

37、念佛能超生死,为法何惜身命。

38、以单纯自在的心态乐享自然中最本初原始的一切,从每一种花草身上看见美丽,从每一阵清风中听到时光的低吟浅唱,让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回归自然的淳朴,便能从现实的烦恼中超脱。

39、从古到今,芸芸众生都是忙碌不已,为衣食、为名利、为自己、为子 孙……哪里有人肯静下心来思考一下:忙来忙去为什么?多少人是直到生 命的终点才明白,自己的生命浪费太多在无用的方面,而如今却已没有时 间和精力去体会生命的真谛了。

40、终日看山不厌山,买山终诗老山间;山花落尽山常在,山水空流山自闲。——王安石

41、禅师所问郓州针,是指对人生的彻悟。没有针,只能穿破散的衣服。同理,没有对人生的彻悟,只能过浑噩凄惨的生活。人一旦有了正确的人生态度,就能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寻到乐趣和诗意。

42、要提起就完全提起,要放下就全心放下。

43、立于都市楼顶,车声人声,一切入耳的声音无不是噪音、杂音。凡是人类所造出来的声音,以及我们心中的一切念头,无不是噪音杂音,听如无尽的怨叹,让人心不喜不静。

44、问:"聪明与智慧之界限为何?"答:"前二字在世法上,常并称不分,后二字在出世法上,亦常用不分。若必求其界限,则耳听能察而不谬,谓之聪;眼看能察而不错,谓之明。通达有为之事项,能以决断,谓之智;通达无为之空理,安忍于法,谓之慧。"——李炳南居士

45、若王国内一人修善,其所作福,皆为七分,造善之人得其五分,于彼国王常获二分,善因王修,同福利故。造十恶业,亦复如是。

46、一切唯心当知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萨法,由知自心即佛法故,则能净一切刹、人一切刹。

47、心无杂念、凡事乐观、踏实做事,就会有智慧。

48、在佛的眼中,世间的一切事、物、人都在不断变幻,没有一刻停留。万物有生有灭,没有瞬间停留,这也正是佛教中所说的"无常"。

49、生活的禅法就是好好活着,是我们对人生的一种态度,对生活的一种坦然与平静,少些烦恼忧愁,少些恩怨是非,不必要追找什么人生的大道理,简单些,人生会很幸福,生活本来很简单,是我们的心太复杂了。

50、人类就像是生活在同一个鱼缸里的鱼。

51、佛说:"其实能活着本来就是一种奇迹!"所以,每个人都不应该太看 重名利,不必太在意失去多少,应该留几分清醒,存一份淡泊,时刻保持 一种平常人的心态,让每一个日子都过得洒脱、轻松一点,平平淡淡才是 真,平平安安才是福!

52、无法掩饰自己的自信,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怯懦,在旷远而绝 美的大自然面前,我的肉身丑陋而渺小,我的灵魂俊朗而高大。矛盾 的我,既有纵横驰骋的雄气,又有畏缩不前的自卑;既是千万年合我 其谁的巨人,又是万千粒我只其一的微尘。天空的每一次变幻,大地 的每一次回眸,都令我豪气顿生又充满寂寞。

53、快乐地过就是快乐的一天,郁闷地过就是郁闷的一天。一天的心情怎样,生活如何,往往取决于自己。

54、施者人爱念,多众所随从,名称日增高,远近悉皆闻。处众常和雅,离悭无所畏。是故智慧施,断悭永无余,上生忉利天,长夜受快乐。

55、我们的繁忙并不在利益他人的事情上,而是在利益自己的事情上,所以忙的最终结果,当然是一无所获。佛陀曾经很清楚地告诉过我们:幸福和快乐源于利益他人,痛苦和忧虑源于利益自己。无著菩萨也说:"诸苦由贪自乐起,佛从利他心所生,故于自乐他痛苦,修正换是佛子行。"

56、世间缺点虽多,仍是美好的。我们要学会感恩和知足,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真正快乐起来。

57、我每天早七起床后,晚L睡觉前,最不忘念诵的四句非常重要的佛法,就是顶果法王写的:"不要忘记上师,时刻至诚祈祷;不要忘记自心,时刻观照本性;不要忘记死亡,时刻观修无常;不要忘记众生,时刻回向祈愿。"

58、诵咒心不向外驰,应依是理善修作,若心散乱而外驰,虽持一劫不得果。

59、有苦的人走不过来,有福的人就要走过去。

60、学者虽然知识渊博,别人的微小长处也要汲取,能长期坚持这种精神,很快就会成为"一切智"。

61、佛法从缘起论的观点来看,认为利他方能自利,害人实际是在害己。敬人者,人敬之;爱人者,人爱之;损人者,人损之:欺人者,人欺之。所以,我们应该做到自利利他,不可损人利己。

62、要得到婚姻的幸福,我们就要忽略对方的缺点,多看对方的优点。因为当我们看到对方缺点时,也正是因为我们身上有相同的缺点。当我们看到阴性场态的事物时,那正是我们内心的投射与写照。

63、慈悲和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,犹如凤凰的翅膀,缺一不可。如同凤凰的翅膀既是左右,又是一体一般,慈悲和智慧既是两面,又是一体。

64、昨晚我梦见了谁,谁又梦见了我,这是星星的秘密,我在乎 的是彼此能够在晨光中相会,然后扛起朝霞的旗帜出发。我们都还有 很长的路要走,来不及怀想昨夜星辰、昨夜梦,更真实的早晨世界丰 富而生动,我们的生命依旧灿烂。时光不会止步,鸟鸣一路追赶,旋 律从未停歇,希望和爱在我们的血脉里涌动。

65、保持清净的心,不贪婪,心平静,人则安。

66、一切众生都是修行的所依助缘,是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修行对象。寂天菩萨在《入行论》中说:"修法所依缘,有情等诸佛,敬佛不敬众,岂有此言教。"从修行所依助缘的角度而言,众生与佛的作用是相等的,佛与众生是同等的重要,那我们为什么只尊重佛陀而不尊重众生呢。

67、德国的格里特说:"应当教给思考方法,而不是教给思考好了的事。"我们所能看到和读到的固然都是事实,但并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。关键不在你做了多久,重要的是是否有进步。明确判断才曩正心的根本。

68、三世魂牵,唯君是念。若可,我愿退去尘世的锦衣,在烟水之湄化身为莲,飘渺出尘,临水照影。我会盈一份云水禅心,优雅娉开,任时光荏苒,风云来去,不悲不喜,只等君来。

69、禅的方法是:认识自我、肯定自我,然后粉碎自我,才是悟境的现前。

70、佛门讲的开悟,是一种反思与觉醒,心地在哪里在意,心地在哪里停留,心地在哪里障碍,活出内心的观察,内心自我的观照,放下那些内心的包袱,有痛就治愈,有伤就疗伤,跌倒就爬起,用生命的力量,活出生命的活力,做命运的主人。

71、唯有身,心,意,行与生活结合才会是如水的清澈,否则必会是各相不同的两岸,素之与生,尘之以稳,亦当行之,才是坦然,清澈。琴里有禅,茶里有禅,墨里有禅,生活亦更是禅,亦是如禅,亦是花开如素,一切的`奔波,不是为了脱离,而是在滚滚红尘中,稳而妥帖的如素而生。合而为一,亦是无,亦是有,亦是亦无亦有。——素默

72、不管什么法门,只要你修了以后,感觉自己越来越快乐,性格越来越稳重,心念越来越集中,以及越来越安详自在,越来越理性、客观,越来越有爱心、同情心,生活也得到了改善,那这个法门对你而言就是正确、有效的真理。

73、不给别人带来烦恼是一种慈悲。不给自己带来烦恼是一种智慧!要学会原谅,人难免有错误,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。努力爱这个世界,不要嗔恨,否则将是一片苦海。宽恕的同时,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自由、安详、解脱。吉祥如意。

74、一位哲人说过:"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。"现实生活中,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,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;我们不能改变别人,却可以改变自己。其实,人与人之间并无太大区别,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。所以,一个人成功与否,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。

75、不是生命中的苦恼太多,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;不是幸福太少,而是我们还不懂得生活。忧愁时,就写一首诗,让苦涩化为浪漫的花朵;快乐时,就唱一支歌,把快乐传递,让幸福传播。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,我们都从容地迎接,生命唱出的都是最美丽的赞歌。生命是可贵的,让我们为生命而骄傲。

76、诸恶莫做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——《阿含经》

77、它觉得语言的作用就是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使我们了解事实的真相的,在这个前提下,如果一个人不说实话,那么语言就失去了作用,我们既不能了解对方,也不能得知事情的真相。这就像一个人把白的说成黑的,把长的说成短的,这样比无知还要可怕。

78、如果我们总看不惯一些事,说明我们的智慧不够,如果我们总看不过惯一些人,说明我们的慈悲不够。

79、碰到任何事情,我们都要心向内来用功,告诉自己用平静的心态接纳它。同时,还要对外在事物的无常变化有正确的认识。

80、前清庚子年间,八国联军入京,我那时跟光绪帝、慈禧太后们一起走。中间有一段,徒步向陕西方面跑,每日跑几十里路,几天没有饭吃。路上有一个老百姓,进贡了一点番薯藤给光绪帝,他吃了还问那人是什么东西,这么好吃?

81、痴是病。至少是病态,把自己臆想的东西强加于自己,断断续续加压,徒增烦恼,是自己和自己没完没了的追赶和厮杀,到最痴时,前无道路后有追兵,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,爱情中都是凡夫俗子,死拉活拽地过几十年,耗成金婚银婚,未必有多恩爱,爱情中有多少能化成蝴蝶,大多时候,我们是那一只只苍蝇,也成双成对,嗡嗡地响着,一生,很快就响完了。

82、就像佛教经典里面写的,这个世界看起来可以像朋友,也可以像敌人;既充满缺点,又充满优点——一切都看我们是怎么想的。一般来说,没有什么是只有好处或只有坏处的。一切我们所使用的东西——吃的、穿的、住的——以及一切和我们共同生活的人——家人、朋友、上司、下属、上师和门徒等等——都是同时既有优点也有缺点。事实就是这样。如果想对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,就要先去接受它的各种好处和坏处。

83、无念之念,生无生相,住无住相,异无异相,灭无灭相,非思虑计度所知,惟洞彻法源者,颇测齐彷佛,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。

84、佛曰:不可说,不可说,一说即是错 不可说者,指佛家实相也,实相一相,所谓无相,故不可说也。因一说即为相也。

85、做人要有担当,要能拿得起,否则就会庸庸碌碌,浑浑噩噩;但什么都拿着也不行,还得学会放下。所谓放下,不是放弃万物,而是放下错误;不是放下一切,而是放下一些;不是放下修行,而是放下强行;不是放下需求,而是放下妄求;不是放下希望,而是放下绝望。一念拿起,有所作为;一念放下,万般自在。

86、即便是再清澈的水,如果在杯中不停地摇晃,它会变得浑浊;即便是再浑浊的水,如果将它静静地放着,也会变得清澈。我们的心也是如此。如果你没有给它时间去沉淀、去净化,而总是妄想丛生、纠葛不断,那么它就会如摇晃的水一样浑浊。让你的心静下来,清明、澄澈。

87、真正的苦行是修平等心。

88、沙门行道,无如磨牛,身虽行道,心道不行。心道若行,何用行道。

89、与你并肩沐浴过的风,不是风,是音乐;与你附耳漂流过的音乐,不是音乐,是语言;向你问好答你再见的语言,不是语言,是绵绵雪崩。

90、跳出三界。不在五行中。皈依佛门。佛语经典语录看破红尘 句句经典

91、见无所见即名正见。

92、常正确地观察净心观照,看清感官输入所引起的心识作用,看清这颗心由快乐逐渐变成贪着,由贪着逐渐变成痛苦,又由痛苦逐渐忘怀而消失。

93、如人水所漂,惧溺而渴死,于法不修行,多闻亦如是。如人设美膳,自饿而不食,于法不修行,多闻亦如是。——《华严经·菩萨问明品》

94、知足之法,即富乐安隐之处。知足之人,虽卧地上,犹为安乐;不知足者,虽处天堂,亦不称意。不知足者,虽富而贫;知足之人,虽贫而富。

95、天地大劫,各人都要争那一线生机,无所谓是对错是非,取命而已。你不杀人,人便杀你,非是天地不仁,乃是天地同仁尔。

96、愿要大、志要坚、气要柔、心要细。

【2021年经典佛语的语录大合集96条】相关文章:

1.经典佛语的语录大合集70句

2.经典佛语的语录合集78句

3.经典佛语的语录35句

4.经典佛语的语录集锦60条

5.经典佛语的语录集锦45条

6.经典佛语的语录汇编60条

7.经典佛语的语录摘录49句

8.经典佛语的语录集合35条